| ------来源:中国消费网       糖尿病作为联合国确定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之一,在中国影响着9200多万患者以及其家属,加强糖尿病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糖尿病防治链条中肩负宣传和科普传播使命的医药健康类新闻记者,通过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医生、企业人士和公众、患者的广泛接触,成为整个糖尿病防治链条上同所有人群接触最密切的群体。媒体记者通过采访活动了解、认识和熟悉哪些是糖尿病防治领域内最受瞩目、最为关心的热点,哪些是常见误区和最易忽视的问题等,他们的新闻报道和科普传播,是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医药报刊协会在2012年“世界糖尿病日”当天正式启动了“媒体眼中的糖尿病防治调研”这一大型活动,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媒体记者对糖尿病知识要点,尤其是对安全用药知识的知晓状况,以便开展针对性的糖尿病科普活动,促进糖尿病知识和信息的科学传播。   这一调研,从媒体角度审视糖尿病防治领域的现状、问题以及信息传播特点等,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此前国内尚未有这方面的尝试。   调研对象:国内约150家中央媒体、专业报刊和网站、地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近200名从事医药健康类新闻报道和科普知识传播的编辑记者。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调研组抽取部分调查对象面谈或电话交流。   调研时间:2012年11月14日至2012年12月30日。2013年3月完成分析和报告撰写。   调查表回收:总计收集到131份有效问卷。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131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对象,覆盖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搜狐健康频道、央视网、39健康网、中国网等中央媒体、专业报刊和网站,以及部分省市的日报、晚报、晨报等87家主流媒体,基本反映了目前国内主流媒体的医药健康类编辑记者对于糖尿病防治现状、问题和传播认知的状况。   (二)调研问题回答情况   1、在认为“当前公众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认知误区”中,超过50%的调查对象选择以下4个方面的误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误区1);在降糖安全方面,只考虑到低血糖、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误区2);在发病早期,对未来并发症及肝肾功能减退等的预防,可以缓缓再说(误区4);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测肾功能不见得那么有必要(误区5)(见表1)。  
 
| 表1  公众在糖尿病防治上存在认识误区的分布 |  
| 糖尿病防治的认知误区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误区1 | 75 | 57 |  
| 误区2 | 67 | 51 |  
| 误区3 | 57 | 44 |  
| 误区4 | 74 | 56 |  
| 误区5 | 79 | 60 |  
| 误区6 | 42 | 32 |  
| 误区7 | 60 | 46 |  
| 在所列的7个误区中,大多数调查对象(75%)认为公众普遍存在4个以下的认识误区;认为公众只有一个方面误区的人数与认为公众7个方面都有认识误区的人数相近,均约占18%(见表2)。 表2  公众对糖尿病防治的认识误区数量分布 |  
| 糖尿病防治认识误区的数量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1条 | 24 | 18 |  
| 2条 | 29 | 22 |  
| 3条 | 21 | 16 |  
| 4条 | 25 | 19 |  
| 5条 | 6 | 5 |  
| 6条 | 3 | 2 |  
| 7条 | 23 | 18 |    2、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关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81%的调查对象认为是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其他关注度较高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和疗效及安全(40%);治疗用药的副作用(40%);糖尿病的危害(42%)(见表3)。 
 
| 表3  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关注的主要因素 |  
| 影响因素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 106 | 81 |  
| 诊断标准 | 26 | 20 |  
| 化验、检查项目 | 43 | 33 |  
| 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和疗效及安全 | 53 | 40 |  
| 治疗用药的副作用 | 52 | 40 |  
| 规范化治疗,或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 | 44 | 34 |  
| 糖尿病的危害 | 55 | 42 |  
|   |   |   |  
| 调查也显示,76%的调查对象认为,公众对糖尿病防治所列影响因素,普遍只关注其中的3个及以下的影响因素;认为公众能全部关注的,约为5%(表4)。 表4  公众关注糖尿病防治影响因素的数量分布 |  
| 关注的影响因素数量(个)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1 | 22 | 17 |  
| 2 | 38 | 29 |  
| 3 | 39 | 30 |  
| 4 | 13 | 10 |  
| 5 | 9 | 7 |  
| 6 | 3 | 2 |  
| 7 | 7 | 5 |    3、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用药安全方面的某些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及其家属最欠考虑的包括:潜在心血管风险(66%);潜在肝脏风险(60%);潜在肾脏风险(70%);药物间相互作用(71%)(见表5)。   
 
| 表5患者及其家属在糖尿病治疗上欠考虑的项目 |  
| 影响因素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低血糖 | 47 | 36 |  
| 体重增加 | 32 | 24 |  
| 潜在心血管风险 | 87 | 66 |  
| 潜在肝脏风险 | 79 | 60 |  
| 潜在肾脏风险 | 92 | 70 |  
| 胃肠道不良反应 | 49 | 37 |  
| 药物间相互作用 | 93 | 71 |  
|   |   |   |  
| 调查对象认为,公众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对于列举的7个重要影响因素,容易欠考虑的多在2个至5个之间(约为80%)。对这7个因素,认为都欠考虑的人数,与认为仅一个因素欠考虑的人数相同,各占8%(表6)。   表6患者及其家属在糖尿病治疗上欠考虑项目的数量 |  
| 欠考虑影响因素量(个)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1 | 11 | 8 |  
| 2 | 23 | 18 |  
| 3 | 26 | 20 |  
| 4 | 36 | 27 |  
| 5 | 19 | 15 |  
| 6 | 6 | 5 |  
| 7 | 10 | 8 |    4、针对糖尿病人的肾脏安全,问卷中提供了8个选项,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本次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这8个方面的认知差别很大,总体来看有待提高:27%的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已出现肾功能损害”(观点1);而认为“糖尿病患者肾功能逐年递减,五年内有1/4的患者都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观点2)正确的只占42%;32%的人认为“60%以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都合并肾病”(观点3);认为“亚洲糖尿病人肾损发生率比欧美人更高,同时进展速度也更快” (观点4)的占44 %;认为“临床常用的肾功能监测方法,蛋白尿筛查法,存在一半以上的漏诊可能性”(观点7)的占34%;而认为“包括降糖药物在内的大部分药物经过肾脏清除,肾功能受损时药物蓄积风险增大,低血糖发生率上升”(观点5)、“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剂量调整较难把握,容易造成失误”(观点6)、“肾功能受损时绝大部分糖尿病药物应用受限”(观点7)的人均超过一半,分别是50%、56%和55%(见表7)。 
 
| 表7  调查对象对肾脏风险的认识 |  
| 肾脏安全相关观点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观点1 | 35 | 27 |  
| 观点2 | 55 | 42 |  
| 观点3 | 42 | 32 |  
| 观点4 | 57 | 44 |  
| 观点5 | 65 | 50 |  
| 观点6 | 73 | 56 |  
| 观点7 | 44 | 34 |  
| 观点8 | 72 | 55 |  
| 值得关注的是,8个选项全都选择的仅有5%,而61%的调查对象认同其中3个及以下观点,仅认同其中一个观点的占15%(见表8)。 |  
| 表8   调查对象认同肾脏风险观点的数量分布 |  
| 肾脏安全观点的数量(个)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1 | 20 | 15 |  
| 2 | 34 | 26 |  
| 3 | 26 | 20 |  
| 4 | 16 | 12 |  
| 5 | 14 | 11 |  
| 6 | 11 | 8 |  
| 7 | 3 | 2 |  
| 8 | 7 | 5 |    5、糖尿病人的肝脏安全,也存在与肾脏安全相似的情况。调研中提供了5个观点,事实上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不过调研对象对肝脏风险的认知差异更大:认同“包括降糖药物在内的大部分药物经过肝脏代谢,肝功能受损或服药过多时,药物间相互作用风险增加”(观点1)的占82%;认同“老年人服用药物中,60%以上由肝脏代谢”(观点2)的则只有1/4左右(26%);32%的人认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脏疾病发生风险增加77%”(观点3);认为“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剂量调整较难把握,容易造成失误”(观点4)的占38%;一半(50%)的调查对象认同“肝功能受损时大部分糖尿病药物应用受限”(观点5)(见表9)。 
 
| 表9  调查对象对肝脏风险的认知 |  
| 肝脏安全的相关观点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观点1 | 108 | 82 |  
| 观点2 | 34 | 26 |  
| 观点3 | 42 | 32 |  
| 观点4 | 50 | 38 |  
| 观点5 | 66 | 50 |  
|   对肝脏安全所列的5个观点,都认同的仅占8%,而68%的调查对象之认同其中的2个及以下观点,仅认同一个观点的占约1/3(34%)(见表10)。 表10  调查对象认同肝脏风险观点的数量分布 |  
| 认同肝脏风险观点的数量(个) | 人数(人) | 百分比(%) |  
| 1 | 44 | 34 |  
| 2 | 45 | 34 |  
| 3 | 13 | 10 |  
| 4 | 18 | 14 |  
| 5 | 11 | 8 |  综合肾脏安全和肝脏安全两项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仅各认同其中一项的占15%,各选择两项的占11%,各选择三项的仅占4%,各选择四项的占18%(见表11)。提示调查对象了解和掌握糖尿病患者面临的肝肾风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 
| 表11   调查对象对肝肾安全的认知分布 |  
| 对肝肾安全均认同的情况 | 人数 | 百分比(%) |  
| 各选择一项的 | 19 | 15 |  
| 各选择两项的 | 14 | 11 |  
| 各选择3项的 | 5 | 4 |  
| 各选择4项及以上的 | 23 | 18 |      调研结果表明,在从事医药健康类新闻报道的记者眼中,目前我国公众在糖尿病防治的关注点已经走出了认知的初级阶段,如一味寻求治疗上的“去根”,或者“谈药色变”,已经认识到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疗效与风险相结合的重要性,能够关注到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寻求规范化治疗,加强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如何减少治疗用药副作用等多个方面。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公众对糖尿病认知程度已经更趋科学化、理性化,这与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开展多年来取得的进步,以及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公众健康素养在逐步提升。
     这一可喜的进步相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控制率和达标率。按照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的目标,到2015年,35岁以上成人血糖知晓率要达到5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60%。调研结果中反映出来的趋势也为如期达成上述宏观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研结果同时表明,糖尿病防治的具体认知误区急需纠正。如“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在降糖安全方面,只考虑到低血糖、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等;对糖尿病防治中的影响因素、需要关注的项目等,存在很多片面认识。这提示糖尿病防治的知识传播必须遵循“知信行”的传播路径,不断通过主流媒体传播科学信息,影响公众的防治理念、认知乃至行动,真正达到 “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通过对调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人们对于疾病本身和用药过程中的肝脏风险较为关注,而对于肾脏风险的认识,与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新进展和新观点有更大的差距。这一方面表明人们对治疗中的脏器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传播糖尿病防治知识要点和新进展的全面性、准确程度和及时性等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