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迪优点:
 1、中国首家制剂通过欧盟认证、
    全国首批获得美国FDA认证的企业、“
 中国十大重点行业最具竞争力上市
 公司十强”之一企业——浙江海正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本品与文
迪雅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疗效。单
 次口服4mg文迪雅(葛兰素史克公司
 生产)与单次口服相同剂量的本品
 具有生物等效性。”注:摘于SFDA
 2008年05月04日核准的说明书。
 3、售价为文迪雅的一半以下。
    首页 - 国际动态
 国际动态

糖尿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添加时间:2011/10/31 13:07:33  浏览次数:771           

------来源:21CN健康

    《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刊载的一项日本纵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记忆障碍和痴呆的风险可能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而且,处于临界状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痴呆的风险也呈升高趋势。

  日本九州大学的Yutaka Kiyohara博士及其同事在1,017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中开展了糖耐量试验,以确定其是否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之后研究者对这些受试者随访了大约15年,然后检查其是否患有痴呆。

  结果显示,15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1例出现了痴呆,而559例没有糖尿病的受试者中只有115例出现了痴呆。此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罹患痴呆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在受试人群中,糖尿病加糖尿病前期患者总共占全因痴呆病例的14.6%,占阿尔茨海默病病例的20.1%,占血管性痴呆病例的17.0%。

  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心电图异常、体重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卒中病史、受教育水平、吸烟史、饮酒史、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之后,糖尿病患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糖耐量正常者高2.05倍(P=0.01)。

    更值得注意的是,口服糖耐量试验检出的餐后血糖水平对于痴呆风险预测的意义最大。餐后2 h血糖水平升高与痴呆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对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P<0.001;对于血管性痴呆,P=0.02)。而基线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痴呆或各种痴呆亚型的发病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因此,研究者指出:“控制餐后血糖是预防未来痴呆风险的关键。”

  研究者提醒,该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外推至日本以外的其他种族人群,还需开展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该研究的其他局限性还包括:基线只测量了1次糖尿病状态,以及没有考虑随访期间受试者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

  该研究的部分经费来源于日本文部学省和厚生劳动省。Kiyohara博士声明接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的研究经费。其他作者声明与多家制药企业存在利益关系。

[关闭]    
联系我们 | 商标及版权声明 | 隐私声明 | 弃权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非经营性-2018-0070 浙ICP备09102020号-1
杭州耐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制作维护 COPYRIGHT©2008 NDYY.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